新闻动态

“创业直通车”第七站走进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成功举办

时间:2018-04-13 浏览量:

    329日下午,由同济创业分基金、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同济大学创业指导站和同济科技园孵化器主办的“创业直通车”第七站——走进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活动,在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馆120室成功举办。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杨晓杰、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母朝静、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办公室副主任严骊、上海同济科技园孵化器有限公司大学生创业服务部经理陈伟等领导出席活动。来自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两位创业者——上海净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群龙、沁济(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刘学萍应邀出席。此次活动吸引到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近40名师生前来参加。

    杨晓杰代表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致欢迎词。她指出,化学改变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化学”,化学学科的专业优势性提供了很好的创业基础。她表示,同济大学生创业比例每年屡创新高,化学学院也越来越注重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分基金、孵化器和创新创业学院在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扶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最后,她希望能够得到更多支持,将化学学院的创新创业工作做得更好。

    严骊向同学们介绍了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成立的背景。他表示,学校将创新创业工作作为工作重点,本科生可通过国创、上创、SITP等创新项目参与创新创业,研究生可通过与导师合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将创新项目抬上一级台阶。最后,他希望同济创业分基金、同济孵化器能与学生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多多开展创业沙龙等活动,与学生更多交流,分享经验,将创新创业传承下去。

    之后创业者经验交流的环节中,两位创业者王群龙和刘学萍分别分享了各自的创业经历,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现场,同济创业分基金、同济科技园孵化器、同济科创联工作人员分别对创业扶持政策、孵化服务内容、同济科创联的基本情况做了介绍。为了让同学们获取第一手的创新创业资讯和最有效的创新创业扶持,现场进行了面对面建群。

    最后,陈伟发布创业直通车制度,该制度以“助创新、孵创业、育人才”为宗旨,以走进院系,直面学子,宣传创业扶持政策,前移孵化培育服务,引导激发创新理念,助力实践创新活动为目标;结合“走进去”、“走出来”、“一起走”的活动机制,将学院与同济分基金、同济科技园孵化器直接连通,直面学子,服务前移一公里,更好地助力同济学子圆创业之梦。

,-226,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