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创客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同济创客(二十四)王群龙:致力于创造无害室内环境的人

时间:2017-05-18 浏览量:

    

    对王群龙的访谈,是在虹口区玉田路210号“同创家园”众创空间的会议室里。他创立的上海净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净梧科技”)坐落于此。

    这是王群龙第一次创业。20168月,王群龙的项目获得了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同济分基金第十九批资金资助,成立了净梧科技。这家初创期的企业一出道就斩获颇丰: 20168月,参加威海市国际英才创业峰会,公司产品获得威海市政府认可,成功与蓝海新区研究院产业园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年9月,公司产品获得上海市虹口区主办的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成功成为区政府项目指定合作产品;同年12月,公司获得上海市最具投资潜力50强企业称号。

    创始人王群龙说,创立净梧科技的目标是“致力于创造无害的室内环境”。“做企业赚钱当然很重要,但也要有社会责任感。每一次帮客户解决了室内的污染问题,我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有成就感,觉得所从事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上海净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王群龙

创业的偶然与必然

    2014年大学毕业后,王群龙跟着导师做项目,主要是从事大型化工项目催化剂、成品油吸附材料等方面技术工作。净梧科技目前的主打产品“AU系列高效室内有害气体吸附材料”,其最初的源头可以追溯于此。他们当时在做项目的时候发现,有一种溶剂油有异味和无异味市场价格可以相差几十倍,针对这一问题,他们对吸附材料做了多次改进。而这种改进后的吸附材料,可以投入快消品市场。因此,在做工程项目的同时,他们也将这种产品向市场销售。

    王群龙的创业有偶然性。他说,创业的直接原因是做工程项目应酬太多,实在有点厌倦了。于是想着把原先的副业作为主业来创业。王群龙是一名党员,组织关系在同济大学科技园党支部,看到科技 园的创业氛围如此之浓,因此决定自己创业,给自己打工。

    王群龙的创业又有必然性。他耳闻目睹了很多因为装修污染室内空气而伤害人们身体的案例。有一年两个朋友家装修,一个使用了他送去的吸附材料,室内检测甲醛含量基本为零,另一个疏忽了没使用,结果入住后家里老人生病住院了。“装修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因素之一,对人体的伤害是明显的。”王群龙说,“我既然有这样一个产品,就应该更好地推向市场,让更多的人使用它。”

三间会议室的试验比较

    市场上治理装修污染的产品很多,王群龙凭什么认为自己的产品——“AU系列高效室内有害气体吸附材料”可以在竞争中胜出?

    王群龙介绍说,吸附能力与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通俗说就是可以与外部接触到的面积)有关,材料的孔道越丰富,比表面积越大,吸附能力越强。如果把吸附比作捕鱼,要把一个池塘的鱼捕完,目前市场有三种方法:

    一种是直接杀了它:光触媒就是利用重金属可以分解甲醛的原理,把鱼直接杀了。只是杀鱼也有条件,那就是需要紫外光。人没入驻之前,工程上达标完全没有问题,但人是不能长期接触紫外光的,普通光源效果有限,很难杀死那些鱼。而且遗留的重金属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二是把鱼赶进网里:活性炭就是把鱼赶进网里的代表。优点是方法简单,价格便宜,缺点是温度高一点,鱼会变得就很活跃,容易逃出去。普通活性炭在30℃开始解析,就是说活性炭吸附很容易反复。

    三是捕鱼后绑住它:我们产品采用的方式是捕鱼以后绑住它。产品经过醇化改性,可以和甲醛分子通过螯合作用形成化学键,也就是把鱼牢牢地绑定,鱼进去了基本上就出不来了。

    王群龙举了一个例子。有个大客户曾经用三个会议室做个比较试验,分别用光触媒、活性炭以及他们的产品治理甲醛。经过检测,使用光触媒治理的会议室检测出甲醛含量0.3mg/m3 ,使用活性炭治理的会议室检测出甲醛含量0.1-0.22mg/m3 ,而使用他公司产品的会议室没有检测出甲醛。这个比较试验说服了客户,订单随之而来。

做这件事情本身非常有意义

    “产品可以说是供不应求,我现在最头疼的问题是产量。”王群龙笑着说。不过,随着一个设计产量5000/天的工厂的启动,情况应该有所缓解。“如果还是供不应求,我们考虑在苏州或常州建设一个新工厂。”

    除了治理室内空气外,其产品也在向汽车领域延伸。“由于解析温度高于100℃,产品在消除汽车内有毒有害气体方面效果很明显。对吸附散发在汽车内的烟、腥、酒等各种异味,效果非常好。”王群龙说,从实践看,夏天高温的汽车中,产品一天之内就能使车内有害气体明显降低,三至七天可将有毒有害气体控制在国标以下。

    同时,公司也在向新的领域拓展,比如海洋探测设备保护膜的研发。该技术一直为国外垄断,目前公司正和同济大学化学与工程学院携手一起攻关,力图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

有潜力的创业企业,必然会受到资本的青睐和追逐。有意思的是,谈到融资,王群龙颇为淡定。他说,拿了资本的钱,往往会改变企业的初衷。“我觉得做治理室内空气污染这件事情本身就非常有意义,这是我创业的初衷。”

     “产品的效果明显比其他产品好,但产品定价是市面上相对较低的,也是大多数家庭可以接受的,每盒在128元至158元。这样定价,也是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够用得起。”王群龙说。

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王群龙心中分为两大板块,一是治理室内空气污染的吸附材料,另一则是正在进行技术攻关的海洋探测设备保护膜。未来融资上市的项目,主要是后者。对于前者,他表示将不忘初心,坚守一份情怀与责任。

 

文章转载改编自“创新创业助手”公众号


,-233,1722,